原标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聚焦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杨燕 北京报道
11月22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的华夏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金手杖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本次大会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变革·AI科技赋能创新发展”为主题,云集主管单位领导、行业资深专家学者、医药、医疗、大健康企业高管、投资机构等各方来宾,旨在探讨大健康产业在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下的发展方向和前沿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润生在致辞中表示,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医药行业提及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它源自于技术革命性的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展现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先进生产力的特征。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这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的创新,也涵盖了管理和制度的革新。正是这些创新,使得科技成果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催生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深度优化与升级。
陈润生提到,在众多新兴领域中,合成生物学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作为现代生物学与多学科系统融合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合成生物学被誉为继“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合成生物学通过工程化手段设计合成基因组,展现了将基础科学研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巨大潜能,堪称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黄金赛道”。
在医药健康领域,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尤为引人注目。陈润生进一步表示,通过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路径,合成生物学技术能够生产以往难以大规模制造的重要药物,如抗癌药物和疫苗。这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极大地提升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为病患带来更高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此外,合成生物学还通过整合其他领域的技术,激发了医药、农业、能源等多个产业的创新活力,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如疾病治疗、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然而,技术的突破和产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这背后离不开产学研的紧密合作与共同努力。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是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石,它要求我们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创新人才。同时,我们还需要打破传统学科的边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为培养具有跨界创新思维的拔尖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陈润生尤为强调了基础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表示,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和自然的规律。只有深入探索生命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利用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推动大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我们需要建立多元化、开放性的教育体系,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为产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推动产业的持续繁荣。
见习编辑:姜雨晴主编:陈岩鹏
外卖小哥如此辛苦,待遇到底几何,真的像传说中的“月薪轻松过万?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电商物流与快递从业人员调查报告》,我国电商物流快递从业人员中,74.6%的人月均收入在3001元至5000元,20.44%的人月均收入在5001元至8000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红军军政治部青年干事、师军需处政治委员、军经理处军械科科长、红军陕甘支队供给部科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供给部军需处处长,参加了赣南游击战争、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拖坝四村打造高原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一户六口之家的幸福工程巴登则玛今年66岁,丈夫去世后,她含辛茹苦拉扯大两个孩子,艰难维持着一个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经济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慕家塬、劳山、直罗镇、东征和西征等战役战斗。
推行“三个一通关模式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有效节约了企业通关时间和税负成本,2015年申报进出口货物6300多票,减免退税达到了亿元。
(来源:(百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