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拟转让瑞银证券33%股权
“清仓转让”!
来源: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晨曦
又有券商股东谋求“清仓转让”!
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信息显示,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国资公司)挂牌转让瑞银证券33%股权,转让底价为15.365亿元。
瑞银证券的股权结构较为简单:瑞士银行有限公司持股67%,北京国资公司持股33%。也即,此次北京国资公司拟售出其所持瑞银证券的全部股权。瑞银集团相关人士表示,进一步增持瑞银证券的股权至100%的程序正在进行。
来看详情——
瑞银证券33%股权转让
转让底价超15亿元
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瑞银证券成立于2006年12月,注册资本为14.9亿元。此次北京国资公司拟转让瑞银证券33%股权,转让底价为15.365亿元。
据悉,瑞银证券是中国首家外商投资的全牌照证券公司。瑞银证券经营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代销金融产品;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基金代销。
股权结构方面,瑞银证券目前仅有两名股东,分别是瑞士银行有限公司(持股67%)和北京国资公司(持股33%)。也即,此次北京国资公司准备“清仓”其持有的瑞银证券股权。
业绩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瑞银证券实现营业收入76958.31万元,实现净利润9139.27万元;资产总计为1790085.97万元,所有者权益为242983.47万元。
根据交易条件,该次交易的价款支付方式为“一次性支付”。意向受让方应当于获得受让资格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交纳46095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交易保证金至北京产权交易所指定账户。并且,该项目不接受联合受让体受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瑞银集团发言人曾表示,“瑞银是首家控股在华合资证券公司的外资金融机构,目前瑞银持有瑞银证券67%的股份。时机合适的情况下,我们不排除考虑增持。”
另外,近期瑞银财富管理全球联席总裁及亚太区总裁康瑞博(Iqbal Khan)在媒体采访中提到,2018年12月瑞银集团增持瑞银证券股权至51%,为首家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通过增持股权而实现控股合资证券公司,进一步增持至100%也在进行中。
此次北京国资公司挂牌转让瑞银证券33%股权,如瑞银出手拿下,瑞银证券将成为新一家外商独资券商。瑞银集团相关人士表示,进一步增持瑞银证券的股权至100%的程序正在进行。
目前,国内的外商独资券商共有四家,分别为高盛(中国)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渣打证券(中国)、法巴证券(中国)。
瑞信、瑞银“一增一减”
据介绍,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2年,实控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国资公司资信良好,国内信用评级AAA级,国际信用评级A级,已发展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千亿级国有投资控股集团。
官网显示,北京国资公司产业涉及银行、证券、基金、产权交易、担保与再担保、融资租赁、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小额贷款、消费金融等主要金融领域以及金融基础设施。北京国资公司是北京银行的中方第一大股东、瑞银证券的唯一中方股东、北京农商银行的第二大股东、建信消费金融的主要股东、北京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的并列第一大股东。
今年6月,瑞信证券(中国)、瑞银集团及方正证券同日公告称,瑞银和方正证券已与北京国资公司就出售瑞信证券(中国)共85.01%股权达成三方协议。
具体而言,该交易包括瑞士银行向北京国资公司出售所持有的瑞信证券36.01%股权,对价为6.505亿元,以及方正证券向北京国资公司出售其所持有的瑞信证券49%股权,对价为8.85亿元。交易完成后,瑞士银行和北京国资公司将分别持有瑞信证券14.99%和85.01%的股权。
而在谋求瑞信证券控股股东之位后,北京国资公司选择“放手”瑞银证券33%股权,对两家券商持股形成“一增一减”。
近期,证监会对瑞信证券(中国)变更主要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申请作出9条反馈意见,内容主要集中在材料的充分性方面。其中共有4条涉及北京国资公司,包括要求说明负债大幅减少具体原因、制定的瑞信证券风险处置预案需进一步完善等。另外,根据申请材料,此次股权变更后,瑞士银行可能不提名董事。证监会称,为充分发挥中小股东的监督制衡作用,建议完善。
责任编辑:杨红卜
值得庆幸的是,苦中也有乐,游学归来的法显大师在东晋首都建康(今南京)不但译经,还写出了这篇著名的游记。
至于开设韩语的原因,上述人士表示,“韩国在电竞中较有优势,同时很多电竞专业选手来自韩国,开设该课程,是希望便于与对方的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陕西西咸新区已率先在全国建成硬科技小镇,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整体定位,打造“5分钟产业生态圈和“24小时产业价值创造圈,涵盖了从人才培训、研发试验、中试应用、成果展示、技术交易、孵化办公、工业生产和创业服务等“硬科技产业的全链条业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自民党目前在选举中显示有望取得大胜的势头,但上述舆论调查也同时显示,安倍内阁的支持率仅为35%左右,而不支持率高达45%以上,可以说出现了日本选民虽然不喜欢安倍政权,但仍选择支持由安倍领导的执政联盟的悖论。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市场虽然有所回暖,但竞争不断加剧,印度、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依托其成本优势在蚕食市场,造成我省企业客户流失。
(来源:(风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