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类产品回暖,基金公司积极布局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读】“固收+”产品业绩回暖,基金公司积极布局
近期,在股市大幅回暖和债市保持偏强格局双重提振下,“固收+”基金(统计偏债混合基金和二级债基)业绩显著反弹,近半数产品净值创出历史新高。
近半数“固收+”基金
净值创新高
9月24日以来,重磅政策陆续出台,行情快速回暖,“固收+”基金业绩明显反弹。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1313只“固收+”基金中,有358只产品的区间涨幅超过5%,占比达到27.3%,103只基金反弹幅度超过10%。
随着业绩的持续上扬,有628只“固收+”基金净值创下新高,占比达47.83%。即便在近日市场出现阶段性震荡的情况下,不少基金净值继续刷新纪录。
根据Wind数据,11月22日,永赢鑫盛A、汇泉安盈回报、工银添祥一年定开、易米和丰A、新华鼎利A、华泰柏瑞安诚6个月持有A等13只“固收+”基金净值创出成立以来新高。
总体来看,截至11月22日,“固收+”基金净值年内平均涨幅为3.67%,90%的产品实现了正收益。而在9月24日之前,这类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0.06%,正收益产品不到一半。
伴随业绩回升,“固收+”基金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近期,‘固收+’基金净值逐渐回升,产品吸引力不断增强。渠道纷纷开始营销,认购端也出现回暖迹象。”华南地区一位基金经理说。
基金公司积极布局
基于对行情的看好,基金公司积极布局“固收+”基金。目前正在发行的“固收+”基金包括兴业聚享6个月持有、平安瑞利6个月持有、天弘永利兴宁以及东方鑫裕稳健一年持有等,财通稳裕回报和东海增益于11月25日启动发行。
10月份以来,已有多只“固收+”基金成立,包括招商安宁、景顺长城景颐合利、博时稳健恒利、广发稳信六个月持有、兴华兴利、华泰柏瑞集利、鑫元睿鑫添益等。
临近年末,受访机构和人士对行情走势比较乐观。
兴银基金中长期看好后市,特别是权益类资产。该机构分析称,9月24日以来,市场从非理性低点开始修复,交易活跃。后续主要关注半导体等新质生产力标的,同时看好估值较低的机械、化工类个股及回调幅度较大的消费类个股,特别是消费平替和品牌出海方向。
权益方面,永赢鑫欣基金经理卢丽阳表示,从投资性价比维度看,近期低估值标的跟随大盘有所修复,但拉长周期看,很多优质公司的估值依旧具备吸引力。在“宽货币、稳信用”政策框架下,对权益资产仍可积极关注。
债市方面,经过近期的调整之后,债市价值明显回升。11月和12月是机构为来年资产配置做规划的时间节点,往往会催生一轮配置行情。中期来看,债券仍可作为资产配置中相对确定的底仓。
当下指数反复波动,面对震荡行情,“固收+”基金管理人采取不同“打法”。
兴银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袁作栋表示,当前市场波动主要受到宏观数据和国际形势反复的影响,但有效的政策组合为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长期看好市场。
“短期与市场情绪逆向操作是一种相对有效的策略。当市场非理性下跌时,可以低价购入优质资产;在市场非理性上涨时,则可卖出性价比降低的资产,从而持续优化组合的性价比。”袁作栋说。
卢丽阳表示,她管理的偏债混合基金在投资股债两类资产时,力求在把握β的基础上,从结构上获取一定的α。她认为,股债投资不应割裂,而应有效配合或对冲。基本盘仍是债券投资,考虑到潜在的对冲属性,更加关注低风险、高流动性资产,比如利率债、银行二级资本债、商业银行债等。
在实际操作中,她会依据股债在多数环境下的负相关性,灵活调整债券的久期和仓位,以应对权益市场的波动。当权益市场表现不佳时,通过调整债券策略来对冲风险;在权益市场向好时,债券投资更趋于稳健。
责任编辑:杨红卜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董瑞丰)全球首款基于ARM架构的高通量人工智能一体机9日发布,未来,接入人工智能有望变得像使用手机一样简单。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特稿: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影响世界未来——海外专家眼中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华社记者孙萍于荣赵卓昀十九大报告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令世界瞩目。
新华社华盛顿11月1日电综述:军舰撞船事故调查报告暴露美海军多方面问题新华社记者孙丁刘阳美国海军1日公布近期两起军舰撞船事故调查结果,认定这两起共造成17名船员丧生的海上事故,主要原因是执勤人员“多处操作不当。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周玮)“每一个孩子都在演着他们自己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是主角。
新华社杭州9月29日电题:解读长三角新动能:寻找数据背后的“新引擎新华社记者李亚彪、何欣荣、陈刚、屈凌燕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上海同比增长6.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江苏同比增长7.2%,高于一季度与全国;浙江同比增长8%,比近五年平均增长7.9%高出0.1个百分点……面对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在数据背后,既有增量的崛起,也有存量的变革。
(来源:(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