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自建估值”当循资管新规初衷
■边看边说
◎记者 魏倩
最近,银行理财试水自建估值模型,颇受争议。
有人认为,自建估值是件“好事”,可以减少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提升客户的投资体验。也有人认为,在行业规则没有统一的情况下自建模型,容易形成灰色地带,被用来变相调节产品收益,违背了监管部门推动净值化转型、打破刚兑的初衷。
为何理财产品估值问题屡屡成为行业焦点?“自建估值”有没有可行性?
估值本身是一种价格发现,比如一笔债券、一笔非标资产用什么价格交易或者买入,这就需要先进行估值。通常来说,资管产品普遍采用的估值方式是摊余成本法、市值法。其中,市值法就是“随行就市”,是净值型产品采用的估值法,如公募基金,由客户承担投资风险,投资实际收益是多少就是多少;而摊余成本法,最大的优势是稳定收益,银行理财公司通常采用这种估值法。这种估值法下,就存在理财产品无法真实反映风险的情况——即便收益本身是亏损,也能得到银行的“补偿”。
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实现净值化转型,理财产品一改过去的摊余成本法开始采用市值法。不过,问题在于——理财产品实现了净值化,理财客户追求确定性收益的观念并未完全扭转。为了维持相对稳健的收益,银行理财公司配置了大量高流动性债券资产。一旦债市遭遇大幅调整,理财产品净值就会有明显波动,可能引发投资者集中赎回,带来流动性风险。这其实就为理财公司在估值方式上“做文章”平滑收益埋下风险的“种子”。
2022年四季度债市跌宕,引发理财赎回的链式负反馈效应后,融合“摊余成本法+市值法”的混合估值法,就是银行理财公司减少净值波动的一种应对措施。正是这轮债市链式负反馈事件,让业内首次关注到第三方机构债券估值技术的公允性。当时第三方机构估值技术被指放大债市波动,引发债市“踩踏”等。如何建立更真实、更贴近市场的债券估值体系,就此进入市场参与各方以及监管部门的视野。
202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管理办法》,鼓励用户加强内部估值体系和质量建设,鼓励选择多家估值机构的产品,发挥不同估值的交叉验证作用,防范单一估值产品错漏或终止的风险。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自建估值对于理财公司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可以减少净值波动,提升客户的投资体验;还可以规避依赖外部单一估值源的风险,更好发现价格。不过,如果“自建估值”行业规则不统一,各家按照自行理解来建模,又容易形成灰色地带,成为另一种平滑收益机制。
在低利率时代,理财产品保持低波稳健的难度越来越高。与其依靠债券牛市、在估值法上寻求腾挪空间等“讨巧式”做法,理财公司应将更多精力放在加强投研能力、提升投资研究能力上,这更符合市场趋势以及资管新规的意图。
责任编辑:江钰涵
也就是说,从网上舆论的引领者到最普通的参与者们,实名认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构成能迫使他们放弃参与的心理压力。
野村证券股市分析师TakashiIto表示,目前日本股市涨势是受到实质盈利推动,目前市场平均市盈率为14倍,1992年时则高达倍。
也就是说,自4月1日起,当日跨行转账累计金额20万元(含)以下免收手续费,当日跨行转账累计金额超过20万元按照网银价格标准及优免政策执行,转账手续费优免截止日期为2015年12月31日。
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也许,恰恰是因为在一个庞大的转型社会中,在一个机会有限、但规则不确定的社会生态下,功利性成功和实用主义的手段才如此贴合现实,能充分展现出“赢者通吃规则的成功者角色才显得如此诱人,“做父母才如此需要成功学的加持。
(来源:(百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