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新,突破10000亿!
来源: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玲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新发产品超1000只,募集资金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受益于资本市场政策红利释放、创新型基金产品的推出,今年新基金发行规模再度站上1万亿元关口,预计未来新基金发行市场持续回暖,且权益类基金发行占比将维持在高位。
新基金发行规模达1.06万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今年以来新发基金数量为1002只,发行总份额达1.02万亿份,发行总规模达1.06万亿元。
谈及新基金发行情况,上海一家基金公司表示,一是在低利率环境下,大量资金转向基金市场,寻求更好的投资回报;二是资本市场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系列重磅文件相继出台,增量政策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态势向好,投资者信心和风险偏好提升;三是创新型基金产品陆续推出,今年上半年权益市场发行低迷,下半年被动指数型产品成为基金公司布局重点,尤其是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等。
汇成基金研究中心认为,一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债券类基金的发行数量和规模都维持在高位,有效支撑了新基金的首发规模。从数据看,今年二季度新成立的债基规模达到3551亿元,为2021年以来单季度最高。另一方面,9月下旬爆款指数——中证A500指数发布,成为权益类基金新发规模急速上涨的主要驱动力,和债券基金共同驱动新发基金首募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
根据北京一家基金公司观察,今年新发基金产品结构呈现“两升一降”:一是在商业银行资本新规的影响下,被动指数型债基可完全穿透,今年该类基金新发规模较去年同期增加1500亿元,增长约150%;二是中证A500指数成为超级吸金指数标的,加上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今年被动指数型基金新发规模较去年同期翻倍,增加约1000亿元;三是在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优势不明显的背景下,今年偏股混合型基金新发规模较同期下降约50%。
谈及新基金未来发行的趋势,汇成基金研究中心表示,预计新基金发行市场会持续回暖,且权益类产品新发规模占比高的情况会维持一段时间。一方面,短期看,权益市场的回暖以及过去几年权益类产品新发数量较少,导致权益类产品会有一波“补发”;另一方面,监管层公开表态,鼓励基金公司发行权益类基金。
股基发行份额创单月次高
从产品发行结构看,今年上半年债券型基金成为新发市场“主力军”,发行份额占比持续走高。不过,下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热度出现下滑,股票型基金发行迎来“暖流”。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11月以来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达953.6亿份,创下了2015年6月以来的单月历史次高。
博时基金表示,下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发行热度下滑,股票型基金发行升温,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波动和投资者情绪变化。
“上半年市场剧烈波动,债券型基金因其防御属性受到投资者青睐,发行份额占比逐月走高。”博时基金表示,随着9月底以来一揽子刺激政策的推出和落地,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对权益类资产的兴趣增加,股票型基金发行开始回暖,尤其是被动型指数基金发行规模增长迅猛。
前述北京基金公司分析,首先,机构资金主要投资债券型产品。从中长期纯债和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历年的发行情况来看,大部分机构资金一般会在上半年完成委外投资,上半年债券基金新发规模占全年的比例为50%至70%。其次,今年9月份新发布的中证A500指数带动作用明显,加上9月底出台的利好政策,股市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助力权益类基金的发行。
上述上海基金公司也认为,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了股票市场的回暖,提升了投资者的信心和风险偏好,促使更多资金流向权益类基金。相比之下,随着债券市场调整,部分投资者减少了对债券市场的投资配置。
展望后续新基金发行态势,该公司进一步表示,股债发行“易位”趋势是否会延续,受宏观政策走向、经济基本面状况、市场风险偏好以及国际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要密切跟踪相关指标。
责任编辑:杨红卜
要强化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原原本本地学习文件,深刻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努力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不断武装思想、统一思想、解放思想的过程,变成不断拓宽思路、研究问题、推动工作的过程,变成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锐意进取的过程,真正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深学透、入脑入心。
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报道,既从供给端强化企业的标准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又从需求端增强广大群众和消费者的质量观念,大力营造浓厚氛围,让重视质量、提升质量、创造质量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时代精神。
要坚定不移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化发展、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持续推动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推进油品质量升级,降低传统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比重,不断壮大清洁能源产业,着重提高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要深化改革研究,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推进我市“医改“林改等改革工作作为调查研究的重点,发挥社科研究规划导向作用,推出一批研究成果。
(来源:(百度地图))